企業1-1 高階主管教練服務
認識Caroline是在2009年底;一切因緣際遇的巧妙安排,她成為我的教練,在將近9個月的過程、除了在工作上,幫助我在紛雜高壓的環境中,調整自我、能以更好的狀態扮演自己的角色;生活上、這些學習更開啟我對自我探尋的大門!
Caroline 對於身為教練的工作擁有極高的熱忱,我認為她已確認這是她一生的職志。因此、對她而言,這不只是個工作,她有對人的高度同理心以及全心的聆聽,讓人感覺被關心與了解。但,更重要的是:她絕對會給適時的"尖銳"挑戰,這些挑戰不是批判、是如當頭棒的提問、讓人自己思考面對;畢竟,我們大都只有自己認知的角度與面向、也都可能用各種方法逃避真正的自己,接受這樣的挑戰才是自我成長最好的方法!
我很開心上帝給了機會讓我認識了 Caroline, 並讓我們從教練與被教練的"合約"關係,變成了彼此關心、互相支持的好朋友,這是我人生很棒的禮物!
蔡秀幸 Sylvia Tsai
視康 總經理
大家好,我是中美史克公司的销售总监周传军。我诚挚的向大家推荐我的教练Caroline Su。她是非常专业和敬业的教练,正是她这一年来的指导,让我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我带领的团队今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怀疑这个教练项目是否能够给我带来改变,因为我以前也参加过很多培训和锻炼的项目,效果都不明显,但是Caroline老师确实不一样。她不是哪种不停的给你说教的老师,她反而是提问题更多。她能够通过不断的提问题,引领我思考,让我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她从不给我问题的答案,而是让我自己通过思考,有逻辑的分析,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当我的思路有限时,她会给我多种建议和启示,让我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自己寻找最佳方案。
现在只要我工作上碰到棘手问题的时候,想需求帮助,我第一个就会想到她,虽然我知道她不会直接给我答案。
我感谢我的教练Caroline!
同时我希望大家能够有幸成为她的学生,因为她一定会给你带来改变!
周传军 Chuan Jun Zhou
中美史克公司的销售总监
For the last 6 months I have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be acquainted with Caroline Su. She has been a very instrumental resource for my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an excellent executive coach.
Caroline worked with me to develop my soft leadership toward the team and extend working capacity across the organization. We met 2 hours for every other week to review and discuss these two areas of development. I was so impressed with the content and quality of information I learned since that time we have decided to extend the coach to a full year activity.
The result has been a much broader leadership roles of m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s developed in the understandings of myself through Caroline’s coach program. A concrete example is the increase of satisfaction and recognitions surveyed by my peers and subordinates towards my leaderships. I am listening more effectively and am more sensitive to individual (as well as organization) needs which were covered in her program to develop soft leadership skill and extend working capacity.
In conclusion, 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Caroline Su and her coach program. The skills learned are very helpful in day to day life and in helping to work with others.
Daniel H.T. Chang, PhD, Director of Engineering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Taiwan
Caroline Su from Enlightening based in Taiwan was my personal coach for the last year. I interviewed many potential coaches for this role – I wanted someone who would challenge me, ask me the difficult questions and help me find the solutions within myself. I selected Caroline as she was the one who really demonstrated her passion and love of coaching and clearly has a great track record of helping teams and individuals(executives) develop to their full potential. I was her first western coachee and I was more than happy to take this risk because I believed and saw in her some of the great qualities coaches need. She listens very well, is focused and can help you get to the heart of the issues with some powerful questions. She helps you on the journey and uses the professional coaching framework to guide the process. She used feedback and a strong 1 to 1 interaction style which means you as the coachee have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 gaps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you have raised. For me personally she made big difference to me – she helps my priorit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how to become a better leader in China. This was clearly evident in the feedback and also the comments I receive from my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In addition I was the first western client that Caroline had. For me I wanted a Chinese coach who could help me become closer to Chinese culture. Caroline worked very hard to ensure I could understand and relate Chinese culture to western culture and in particular the translation of key behaviours and actions. This was invaluable to me in helping understand some of the softer part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elped my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 would have no hesitation in recommending her and would gladly give her a strong vote of confidence.
Elizabeth Reynolds
VP/General Manager Nutrition China
==================================================================================
企業教練培訓與團隊教練服務
2013年度凌陽科技導入了團隊課程,為組織重塑凝聚力、奠定起各中心團隊的基礎。然而,在團隊課程之後,HR陸續接收到主管們提問「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主管們要團隊中要扮演什麼角色才能支持團隊成員的成長與發展呢?」在多方評估之下,凌陽決定延續中心團隊的概念,於2014年導入2天的教練式領導課程,邀請所有處級以上的管理者一同參與。
與善群接觸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Caroline於課前對客戶需求訪談、組織痛點評估、案例客製化的用心,然而也只有這種近乎苛求的完美要求,才能設計出最貼近凌陽的課程內容。從3月課程結束並配合中心團隊專案導入迄今,HR陸續收到許多主管們的正向回饋。朝各中心目標前進的過程中,主管們會透過訪談、教練夥伴、工作快樂指數評估…等方式,蒐集到第一手的團隊現況資訊,期間也促成團隊成員們的溝通與資訊交流,這種心態轉變後產生的動能,對組織而言是難能可貴的禮物。
教練式領導是組織與主管群需持續鍛鍊的歷程,我們很感謝Caroline為凌陽開啟這扇門,為凌陽注入不同的管理思維與看見,雖然我們也才剛起步,但我們相信:凌陽正朝向光明的目標前進中。KEEP COACHING!
王維鄉Elsa Wang
凌陽科技人力資源部
因為「教練」的導入,弘道團隊有著本質上的巨大改變。
在教練的過程中,中階主管們找到鍛練自己的正確軌道,有效提升以身作則的熱忱與專業投入,用實際行動感召團隊成員們的凝聚力與前進動力。
台灣快速老化幾近於全球之冠,台灣高齡化社會面臨極度嚴峻的挑戰。十分感恩,弘道團隊有幸在這二年先行經過「教練」洗禮,激發弘道更結實的團隊凝聚力與行動力,以因應高齡快速的變動與大量的需求,發揮最大效用,善盡公益團體的天責。
林依瑩 Doris Lin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執行長
NGO與領導力,這是兩個似乎完全無法被聯想在一起的名詞,在弘道基金會前執行長林依瑩及善群總經理Caroline的大力促成之下,聯合勸募協會有了這次組織導入教練文化的創新體驗。
25歲的聯合勸募該如何強化自己的能量,提供給社福夥伴更好的協助,讓台灣的助人服務更完善? 我們在高效能領導發展課程中找到答案,人是組織的關鍵,願意投入社福領域的夥伴都有滿腔的熱忱,所以,在教練的過程中,夥伴們學習了溝通的技巧,了解彼此的需求,強化了組織的理念與宗旨,逐步地落實自我實現與組織目標,進而再度肯定加入社會服務的初衷。
在一年的計劃中,教練們打開了我們的視野,引進了新的觀念及思考模式,從一開始照鏡子的驚訝,面對真實自己的掙扎,漸漸地找到努力的方向,建構了理想藍圖,重新認識、認同自己及組織,讓整個協會的向心力再度凝聚,也在團隊中產生自我激勵前進的動力。
領導力,不只是企業需要重視,非營利組織也應該強調並執行組織領導力的提升只有組織管理能量提升,才有可能會激發出更多令人驚豔的助人力量,找出更有效益及效率的服務方式。
朱紫碧 Jojo Chu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秘書長
進入教練的學習,是一場的前老闆設計我為接班人的安排,雖然說是「被設計了」,但這個安排卻讓我走上一個從未想過的人生旅途。
如果以MBTI來分,我是很標準的ENFJ特質,樂觀主義者、外向、直覺型思考、強調感受居多,目標導向,一直是團隊裡的明星球員,從22歲進入職場開始,因為年輕不怕挑戰,主管們不想做的專案我都撿起來,因為很嫩但很耐磨,累積了一身好武藝後,到30多歲當上主管就就自恃清高了起來,看同仁做事這個不滿意、那個很挑剔,總覺得怎麼同事老是出包要我善後,大老闆看我,就是一個問題終結者,甚麼事交給我他們很安心,但是我做得好累,身為中階主管被上下包夾,團隊跟我的想法有出入卻不願意跟我說真話、老闆的目標我想達到,但只靠我一個人怎麼能做到。那時候離開職場是怨懟的,也開始封閉自己的心,只想做自己擅長的事,其他的人事物與我無關。
後來到了其他組織工作,我知道自己的質不差,很容易變成組織裡的MVP,但在非營利組織裏面的管理教育訓練機會相對少,我只能用很本能的認知、過往各種主管們的身教所給我的心神領會去帶人,甚至很鐵齒的覺得這就是我的領導特質,合則來、不合則散。
然而「被設計」成為接班人後,我被邀請參與教練式的領導力鍛鍊,這是一個長達一年的旅程,起初我半信半疑,教練式的領導是要教我管理的方法嗎?是要給我很多種別的主管解決問題的方法嗎?是教我對事不對人才不會傷人的道理嗎?
以上的信念都在這趟旅程有所翻轉,也讓我娓娓道來。
「教練」這一詞最早出現在體育界,因為在體育教練訓練運動員時,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運動員身上,他的目標和成績就是運動員的成長,而這套 「以人為目標」後來也被運用在企業管理上,創造出「企業教練」的概念。
組織往往面對的「技術性」和「調適性」兩種不同的環境和挑戰,在「技術性」的環境中,組織面臨的問題和解決問的方法都很明確,領導者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解決問題的方案告訴團隊,團隊遵守執行即可。但在「調適性」的挑戰中,問題可能很不明確、沒有具象的解決方法,組織得需要和成員共同學習來應對挑戰,調適性問題往往是沒有現成答案的系統性問題。所謂的調適性挑戰就如同covid-19疫情來臨時,組織是否有能力承接和因應這一切未知數,而找到生存下去的方式,亦或變成組織永續的新契機。
傳統的領導者大多是「技術性」的領導風格,擁有超凡的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不斷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告訴團隊,並督導大家執行方案,在習慣性的指令和服從之下,領導者成了唯一的權威,團隊成員成了服從者而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領導風格,覺得身為主管累是應該的,但其實是我把一切都攬到身上了,反而限縮了團隊成員的發展。
「調適性」的領導風格中,因為問題不具象、解決的方法也不一定具體,領導者或許找得到問題,但也未必知道解決方案。接受領導者是會「不知道答案」的,這是很重要的學習,所以沒有人是權威,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團隊成員面對各種價值歧見所引來的衝突,了解採取各種解決方案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學習調整並修正自己的信念、行為和價值觀,然後才能提出適合的方案,逐步付諸行動。在「調適性」的環境中,團隊成員才是主體,領導者只不過是他們合法授權的代理人而已。
長達一年的教練式領導力的鍛鍊是整合了「團隊教練」與「九點領導力的學習」,我們必須與教練找出在管理議題上最需要被翻轉和看見的問題,並且訂出明確的行動方案與達成目標,並在每月裡徹底落實以及定期蒐集利益關係人(同事)的反饋。
在鍛鍊教練式的領導力最赤裸的,是必須真心聽見同仁的反饋,而且不反駁,更是反思,如果當年我覺得那些主管給我的身教不夠到位,而如今的我又給予了我的同仁甚麼讓他們覺得我是一位好的領導人呢?
也就在這鍛鍊領導力的期間,我正式接班,卻也遇上財務不佳的危機,因前一年度人事擴張快速導致組織陷入營運危機,接班後必須重新對組織的現況及資源進行量身訂做且客觀的評估,有效率而審慎地針對組織財務狀況、營運成敗關鍵因素、資產配置以及管理課題等項目進行查核,進而提供理事會重要資訊,以及資遣部分的團隊同仁,這對我來說是在管理上遇過的最大挑戰,不確定性高、解決方案也不見得人人滿意,但也因為我持續的被教練,看見了可能性,更堅定信念,而化解了此次危機,而成為組織新的營運模式的轉機,團隊成員也因此更用開放的心態願意與我一起為這個組織打拼。
就結果論而言,教練式的領導力鍛鍊,讓我轉變成為一個具果斷決策力但更慈眉善目的人,我更能傾聽團隊裡的各種聲音、從他們的角度設身處地出發、不是只為我的目標達成而下達指令;也讓我的團隊成為有核心價值信仰又能面對VUCA時代下的學習型組織,能保有最大彈性因應挑戰,互相補位發為綜效的影響力。
這個威力是如此的強大,這不就是我們現代最常談的所謂「組織的韌性」,一個組織之能可以基業長青,絕不是全權歸功於主事者的帶領,更是積年累月的組織文化有沒有足夠的韌性去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環境,而提出好的解決策略,在合適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也因為我感受到教練帶給我自己和團隊改變,所以一年後,我決定投入教練技術的學習,也同時邀請我的同事一起加入,一同受訓。我想知道這背後的原理、心法,如果它可以幫助我改變,也希望一直在非營利組織從事人群服務的我,能用不同的策略視角協助和我一樣是組織的領導階層,讓他們的助人工作發生的綜效厚度深一點、轉速會快一些、或是幅度可以更寬廣些。
而「被教練」與「教練他人」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景,為期16週的教練技術培訓課程,是在培養以及練習如何發揮教練的作用。
教練像「指南針」般,方向是被教練者自己的目標來決定的,而不是指南針定的,指南針只是準確的把方向反映出來。教練也像「鏡子」,被教練者的形象如何,表情是甚麼,鏡子可以很真實的讓被教練者看到,但鏡子並不能改變形象和心態,唯獨被教練者因為受了教練的對話過程中啟發,信念有所轉變,行動才會有所不同。
為期16週的課程中,首週會進行「教練核心能力」、「教練步驟」的知識學習,中週會運用「合氣道」以及「武士遊戲」體會到教練與被教練者之間的微妙關係,尾週則是以人力資源的角度談「EQ與領導風格」。
其實只有三次兩個整天的課程,但剩餘的時間都是在不斷用實際管理案例在練習以上的學習,知識若是只學不練,沒有自我驗證的過程,沒有失誤的累積,不會成為真正被內化的知識與本能。所以六次的案例研討、電話教練及學員互相教練,就是讓我確認學習了教練技術後,未來要準備開車上路的「道路駕駛」練習。
教練可以是一種能力,可以是一種專業的生財工具,更可以是一種助人的能力,回到初衷,我想要讓學習教練的能力得以發揮影響力,去成為指南針、鏡子,甚至催化劑,讓有能力的人發揮潛能,發揮領導力,當社群連結在一起時,當人們彼此相識之後,一個地方就會變強大,這就是改變社會的重要力量。
最後,我想用我很欣賞的一位領導人蜜雪兒歐巴馬「我們身上有光」書中的一句話當作結語,「我已學會別怕承認自我價值被脆弱層層包裹,別怕承認在這地球上我們身為人的共同點就是永遠有力爭上游的衝動。不管發生甚麼我們在光中變得更勇敢。當你認清你的光。你就認清了自己,就能以坦率的態度面對你自己的故事。這樣的自我認識有助於建立自信,進而帶來平靜和洞澈是裡的能力,而這最終讓你可以跟別人產生有意義的交流,這就是一切的基石。一束光會點亮另一束光、一個堅強的家庭會將力量傳遞給更多家庭、一個人人參與的社群能點燃周圍的其他社群。這就是我們身上的光所擁有的力量。」
那道光就是“Coach by who you are” 教練的起點與終點都是在教練自己,培養與自己對話的能力,才有與其他人對話的能力,這是人這一生的旅程都在做的事,教練不是一項技能,是一輩子的自我學習。
沈怡如 Chris
社團法人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 秘書長